就像每個人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號碼一樣,以太坊區塊鏈上的每種 ERC20 代幣,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智能合約地址。
村里有兩個人都叫做小明,你應該如何區分他們呢?這個問題在區塊鏈上同樣存在。
以太坊區塊鏈上有數不清的代幣,有時會在錢包裡同時看到兩種幣,名字居然一模一樣。所以會有用戶詢問:我該如何區分它們呢?
其實很簡單,只需要通過代幣的「智能合約地址」,即可分辨同名代幣。
什麼是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這個詞最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密碼學家 Nick Szabo 提出,並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得到了快速發展。
如果將以太坊區塊鏈當成是一台電腦,那麼智能合約就是運行在這台電腦上的軟件。
與傳統軟件不同,智能合約一旦部署到以太坊區塊鏈上,就無法升級與停止,唯一的辦法是更換新的智能合約。
應用最廣的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的表現形式與實際作用多種多樣:抵押借貸型(MakerDAO、AAVE)、兌換交易型(Uniswap、Tokenlon)等等。
實際上,在區塊鏈上最被廣泛使用的智能合約,還是遵循 ERC20 規範的智能合約。
與以太坊的原生代幣 ETH 不同, ERC20 代幣是屬於 ERC20 規範的智能合約代幣。
ERC20 規範由以太坊開發者 Fabian Vogelsteller 於 2015 年 11 月引入,作為以太坊徵求意見(ERC),它被自動分配了 GitHub 發行號碼 20 ,從而獲得了名字「ERC20 」。
ERC20 規範的智能合約通常都比較簡單,除了有轉賬功能外,還定義了代幣的名稱、符號、總量、小數位等。
舉個簡單例子似乎更容易理解。
- Alice 有 100 個 USDT,Bob 有 0 個 USDT
- Alice 給 Bob 轉賬了 20 個 USDT
- Alice 有 80 個 USDT,Bob 有 20 個 USDT
代幣的智能合約地址
當智能合約部署到以太坊上時,會生成一個內部地址(智能合約地址),該地址用作指向正在運行的區塊鏈程序(已部署的智能合約)。
如果你看不懂上面這句話,沒關係。我們換個說法:當你要轉賬 ERC20 代幣時,需要讓礦工在上百萬個智能合約中,找到對應的智能合約 ,從而才能在上面進行「轉賬」行為。
這也就解釋了:在 imToken 進行 ERC20 代幣轉賬時,你能看到一筆對應的 0 Ether 「合約調用成功」記錄,其收款地址就是代幣對應的智能合約地址。
可在錢包內的 ETH 轉賬記錄中找到,兩筆記錄的「交易號」相同
歷時 5 年,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已經有超過 30 萬種不同的 ERC20 代幣。
由於 ERC20 代幣的發行沒有中心化管理機構,所以人人都可以部署智能合約來製作 ERC20 代幣,結果就是同名代幣屢見不鮮。
幣的名字雖然相同,但智能合約地址不同
這些同名代幣,大多數都是騙子發行來騙人的,imToken 團隊在收到用戶舉報並核實後,會第一時間添加「風險」的標記,之前我們也有文章介紹過同名代幣的騙局。如果你遇上了這種代幣,請及時與我們聯繫:support@token.im
因此在 imToken 中手動添加 ERC20 代幣,最好的方式是用代幣的合約地址來搜索添加。
當你在 imToken 搜索 「USDT」 時,會發現出來一堆的 「USDT」。但如果是通過 「USDT」 的合約地址搜索,只會出來一個。代幣的合約地址可在項目方官網中查看,或者找代幣項目方索要。
如何使用代幣的智能合約地址,你學會了嗎?
最後
為了保障用戶資產安全、打造優質加密生態,imToken 致力於普及安全資訊並提供解決方案。
imToken 是一款有溫度、有責任的區塊鏈數位資產管理工具,有嚴格的安全稽核和風控措施保障用戶資產安全,遍佈 150 多個國家,超千萬區塊鏈愛好者的選擇。
imToken 官方下載連結:https://token.im/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