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用戶混淆,以太坊社區決定不再使用 Eth1、Eth2 這些術語,並將 Eth1 更名為執行層,Eth2 更名為共識層,有關以太坊升級(原名 ETH 2.0)的最新介紹請點此查看。
活動預告:
我們邀請了巴比特專欄作者灑脫喜和 imToken 首席架構師 Kai,今晚 8 點和你聊聊「比特幣減半是否只意味著幣價上漲?」。掃描文末海報二維碼,報名參與。
如果你有一些區塊鏈圈子的朋友,或者自己就是圈內人,那麼最近你的朋友圈里肯定隨時都能刷出“減半”這兩個字。不僅你的朋友,可能全世界都在關注這一波能否梭一把,賺個十倍百倍,但這裡不討論價格,僅僅想探究其中的理由:公鏈的區塊獎勵為什麼要定期削減?
一切為了網絡安全
眾所周知,基於比特幣共識,你發出交易給全世界礦工見證一遍,如果見證人可以作惡,你就沒有必要去做全球共識,因為見證結果沒法保障沒有雙花,鏈上賬本無法驗證準確無誤。
那麼礦工這個角色很重要,是網絡安全守護者,而他們的守護方式為,提供算力,壘起對抗攻擊者的高牆,讓實施 51% 算力攻擊的成本提高到相當高的水平。
接下來你會想,那礦工自發供應的超高算力從哪裡來?這是收集全球發電的 0.2% 實現的結果,但這些電力資源肯定不是白來的,礦工們想的是挖幣賣掉,交電費後能穩穩剩一大筆。
神奇的中本聰如何在當年一開始就吸引交電費提供算力的礦工的呢?背後是精心設計過的代幣發行策略。
穩住,我們能減半
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家小區門口只有一家理髮店,它在搞充值活動:前三十名充值顧客獲 7 折,前一百名顧客 8 折,往後一千名為 9 折,之後折扣遞減。如果你想參加這次充值活動,你會盡快參與還是先觀望?
比特幣的發行策略是,出塊者因為貢獻算力能獲得獎勵,獎勵一開始為 50 BTC,每隔 21w 個區塊(按照出塊時間計算約等於 4 年),出塊獎勵進行算術右移(除以 2),那麼經歷 32 次減半後獎勵將為零,並且按此計算發行總量為 2100w。
如果區塊獎勵不會定期削減,那麼其實你早一點參與跟晚一點參與是沒有區別的,至少晚一點參與不會處於劣勢,你大可以觀望一下比特幣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然後再進入。但如果獎勵會削減,你觀望的成本就變高了。或者反過來說,如果區塊獎勵都是恆定的,那麼早期礦工等於為後來礦工做了嫁衣,更早期的投入沒有換得更多的價值,反而讓後來者撿便宜。
簡單來說,就是先行者能獲得更大先發優勢,越早期挖礦收益率越高(幣本位),並隨著礦工越來越多,共識算法也會調整網絡參數提高出塊難度,參與的成本線性上漲。礦工收益本質上不直接依賴代幣發行策略,而是通過投機者和用戶驅動需求上漲打破市場價格與供應量之間的平衡,從而增加收益。
比特幣區塊獎勵和流通量變化曲線,來自 Bitcoin Forum
可以說,這是種類似“通縮”的策略,但並非嚴格意義通縮,是中本聰設計的一種折中方案。在早期的郵件中,他寫道:
礦工可獲得區塊獎勵,意味著比特幣的供應量是增加的,但這不直接導致通脹。如果比特幣供應增長速度正好等於流動性的增長,那麼比特幣的價格將保持穩定。但如果供應增長速度無法滿足現有流動性,這時才是通貨緊縮,此時早期的持有者將看到比特幣價值的增加。
從中可以看出,中本聰並非完全激進,減半機制其實是一種過渡方案,每四年減半,直到 2140 年區塊獎勵為零;同時減半的設計也考慮到了比特幣在早期的普及,通過讓早期參與者獲益,逐步擴大比特幣的共識。
到目前為止,從比特幣的網絡狀況及與各大密碼學貨幣的相對價格來看,這種減半機制是有效的,也得到了後來者的效仿和借鑒。
「後浪」的拿來主義
比特幣有不少的追隨者,有從改進比特幣機制的角度運行新鏈的改造者,如 Zcash,Litecoin;也有社區意見不統一分裂出來的變革者,如 BCH 與 BSV 兩兄弟;還有借鑒改變原有貨幣政策的學習者,如 ETC。
從其誕生的理由來說,改造者和變革者,很理所當然沒有必要去改變這項已被驗證的貨幣政策,他們的關注點可能在如區塊大小,隱私等,通過差異化取得有別於元祖比特幣的屬性,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其中隱私幣先驅 Zcash 為了對齊市場預期和時間週期,即使經過多次網絡升級修改了出塊時間,但也通過調整其他參數,確保對齊比特幣的減半力度與週期。
從以太坊分叉出來的 Ethereum Classic(ETC),確定了堅守 PoW 的路線後,長期政策無法按照以太坊不固定的發行策略繼續執行,需要對市場對礦工有一個明確的交代,於是乎他們提出了 5M20 的發行策略,即每 500w 個區塊,出塊獎勵減少 20%,經過若干個週期後總量會在 2.1 億左右。
Ethereum Classic 的做法本質上是異曲同工,固定週期減產,最終鎖定上限,通過市場供需配合礦工挖礦,最終抬升價格,逐步提升網絡攻擊成本。並且類似 Zcash,在時間週期上也盡量對齊比特幣的減半週期,期望與老大哥步伐一致聯合行動。
減半是一種發行策略,是手段不是目的,那麼出於保障網絡安全的目的,還有其他的策略來保障 PoW 共識安全嗎?
最小按需發行策略
相對於比特幣,被稱為區塊鏈 2.0 的以太坊不僅有虛擬機上的創新,發行策略上也做了改變,首先它沒有鎖定發行上限,其次具體發行數字是由社區鏈下商討多方博弈後達成的共識,如 2019 年君士坦丁堡硬分叉是在對社區提出的三個方案討論後敲定的。
以太坊早期就明確 PoW 只是一個起點,充當 PoS 網絡實現前的應對方案,最終目標是全面轉移到 PoS 共識。而在 Eth1 上的發行策略,控製網絡挖礦難度(難度炸彈)提升和周期降低產出,一方面充當類似比特幣減半策略的激勵,另一方面是為了把網絡的守護者通過經濟利益引導至 Eth2 PoS 鏈上。
以太坊發行率和供應量曲線,來自 EthHub
此外,發行的代幣除了作為價值存儲外,以太坊的野心在於成為全球無許可平台,假如它能實現這一目標,每天有與 Visa 同個量級交易在上面發生,執行交易需要的手續費可能會影響供需,完全按需動態規劃的發行量也能用來調整以平衡供需。
這種見招拆招有商有量的策略,從目前跑了這麼多年來看,可能是個更科學的策略,更能按照當時的具體情況來平衡各方利益,不至於多方無法協調而誕生無謂分叉。
最後
打個總結,減半背後是出於網絡安全考慮的代幣發行策略,策略作用於市場,吸引使用者與投機者,借助市場自由交易博弈,進而提高挖礦收益,最終獲得保障網絡安全的算力。
感謝 EthFans 的阿劍老師以及以太坊官方網站中文翻譯者 peijie 的審閱。
活動預告
減半的故事還有很多,減半究竟意味著什麼?其他數字貨幣減半的邏輯又是什麼?
歡迎掃碼並備註「減半」,參與 imToken 比特幣減半主題系列活動第二場:比特幣減半是否只意味著幣價上漲?
imToken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及文章來源為 imTo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