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加密貨幣領域近年來發展迅速,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擴大並進入大眾視野。然而,作為用戶與區塊鏈世界交互的核心媒介——去中心化錢包,對於大眾用戶來說,仍然存在較高的學習成本和使用門檻。
全新的體系、陌生的技術術語、特殊的私鑰保存方式以及頻繁出現的丟失、盜竊和欺詐事件,使得大眾用戶望而卻步或淺嚐輒止。
此外,以技術實現為基礎的用戶體驗流程也給用戶帶來了較高的學習成本。因此,如何幫助大眾用戶克服重重障礙,構建用戶友好的去中心化錢包體驗,成為了 imToken 和眾多從業者的願景。
在探索新一代錢包體驗的過程中,imToken從用戶研究出發,進行市場細分和用戶畫像構建。以用戶需求和使用痛點為出發點,構建了基於使用場景和任務優先級的信息架構,並將重點放在初級用戶和新用戶身上,同時兼顧專家用戶的去中心化、高安全性和抗審查等需求。
在探索用戶體驗優化方案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總結相應的設計策略,比如:
- Onboarding 不能終止於創建賬戶及備份私鑰,還要幫助用戶了解全新的產品模式,產品價值以及對加密貨幣進行探索。允許用戶在未備份甚至無賬戶狀態下的探索,從而幫助用戶對產品建立信任和彌合知識門檻。
- 建立以 Token 為中心的信息模型,在用戶與 Token 交互的過程中進行全面的了解。
- 將資產日常查看和定期深度分析的使用場景分而治之,通過智能資產分析將專業及時的洞見融入特定場景,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有效信息,方便用戶決策。
- 面對門檻較高的私鑰備份環節,imToken 也在積極探索生物驗證、個人云盤備份、加密文件備份、MPC、以及基於智能合約的備份方式,然而每種備份方式都有其優勢和挑戰,如何平衡安全性,便捷性和去中心化,同時滿足不同用戶需求,是錢包的重要考量。
imToken 將繼續探索下一代錢包產品,並與眾多優秀從業者共同推進去中心化錢包的體驗優化。
錢包的三個主要問題
下面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imToken 為下一代 Web3 錢包開發的產品框架,主要分享將涵蓋當前錢包所面臨的問題,現有方法及其局限性,以及我們正在考慮的未來方向。
I have 3.0 ETH and would like to stake the asset to earn profit
( 我有 3 個 ETH,想要通過質押這些資產來賺取收益。 )
這句話涵蓋了錢包需要解決的三個主要問題。
首先是所有權,即誰擁有加密資產,以及如何安全、輕鬆地驗證所有權並在必要時允許所有者進行授權。
其次是帳戶和資產管理,確定所有者擁有的資產類型,並有序地展示信息,為用戶提供洞察。
最後,在用戶使用資產參與區塊鏈用例時,我們需要了解用戶的目的並幫助他們達成。
讓我們看看當前的錢包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的。
底部是一個所有權控制模塊(也稱為密鑰管理服務),它採用 EOA 結構,包含一對私鑰和公鑰來管理所有權。 imToken 是一個支持多鏈資產的錢包,通過採用 HD 結構,允許用戶使用一對密鑰來管理多條鏈上的資產。
但資產仍分別存儲在不同鏈上,當用戶參與鏈上用例時,其體驗是有差異的。因此,這種方法主要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我們使用一對密鑰來管理錢包,而公私鑰對於 Web2 用戶來說是一個新概念,學習曲線非常陡峭。其次,這對密鑰會導致單點故障,容錯能力非常低。
在頂部,由於資產是在不同鏈上被單獨管理,導致跨鏈用戶體驗割裂,流動性共享受限。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提出以下方案。
imToken 將會採用更通用的所有權控制模塊替換 EOA 結構,以提供更多設備和帳戶的支持,將風險分散到多個帳戶和設備,並利用 Web2 工具帶來更友好的用戶體驗。我們還將引入通用帳戶的概念,以協助用戶跨鏈操作。這包括通用身份投資組合和用例抽像等多個組件。
以下是現有方案和 imToken 提出的未來方案的對比。
MPC TSS 和 AA
目前業界有兩種流行方案:MPC TSS 和 AA。 MPC TSS 不是使用一個密鑰或一對密鑰來管理所有權,而是將所有權分成不同的部分,稱為私鑰分片。為了聲明所有權和簽署交易,用戶可能需要同時出示多個私鑰分片。這看起來很容易,但其實還有許多產品實現參數需要考慮,例如生成私鑰分片的數量和相關的閾值設置。
一種常見的方法是 2-2,即生成兩個私鑰分片。用戶必須同時提供兩個私鑰分片才能控制資產。但這個方法缺乏冗餘,如果用戶丟失一個私鑰分片,便無法恢復錢包。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一些團隊採用了 2-3 方法,即只需三個私鑰分片中的任意兩份即可聲明所有權。這種方法增加了冗餘,但同時也帶來了複雜性,需要用戶具備一定的知識背景。理論上,我們可以選擇任意 M 或 N 來增加靈活性,但更多的私鑰分片管理造成了成本增加。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共享存儲解決方案。在確定私鑰分片數量和閾值後,要把這些私鑰分片存儲在哪裡呢?
最簡單的就是存在 imToken 等錢包運營商處,因為運營商通常具備更專業的管理能力,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安全的服務。
然而,運營商有平台依賴性,跨平台遷移錢包也欠缺互操作性。儘管使用社交登錄可以帶來更友好的用戶體驗,但對中心化 Web2 服務的依賴可能並不適合 Web3 用戶。其他可選方案包括使用硬件錢包和社交恢復,這些方法對中心化服務的依賴最小。然而,這些概念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難以理解,社交恢復的實施也面臨著因區塊鏈普及程度不足而帶來的障礙。
總體而言,由於不同參數的組合,情況變得複雜,企業可能需要考慮最佳的組合以滿足其需求。 imToken 正在積極探索不同的組合,以找到最適合我們業務環境和目標客戶的方法。另一種方法是採用 AA 錢包,其中所有的錢包邏輯都在智能合約中編寫(特別是 ERC-4337)。這個方法的優點包括鏈上可編程的所有權控制模塊,可以引入設備、Web2 帳戶和更複雜的邏輯,如規則、閾值和權重設計等。
此外,還可以構建更多可編程的用例,包括允許其他人授權交易或支付費用,以及鏈上的社交恢復等。在這裡,關鍵問題不在於 AA 的強大性能,而更多地在於我們如何制定產品策略,找出最適合我們業務的殺手級功能。因此,imToken 也在積極探索這種方法。
與 AA 相比,MPC TSS 的設置更靈活,適用於不同的業務環境,且大多數操作都在鏈外進行,成本低且支持多鏈,同時它還繼承了 EOA 的 HD 結構。
然而,向用戶解釋多個私鑰分片和冗餘的概念會相當複雜,每個設備和帳戶都必須具備簽名能力,這限制了可使用的服務器和設備類型。相比之下,AA 支持多種用例,邏輯實現高度透明,對鏈下基礎設施的依賴性最小。但由於信息存儲在鏈上,錢包用戶可能會面臨額外的成本,錢包在支持多鏈時也可能會遇到兼容性的挑戰,因為每個鏈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實現 AA。
沒有一種解決方案適用於所有情況,這取決於所服務的具體用例。 imToken 首席科學家 Changwu 曾提出將 MPC 和 AA 結合起來以最大程度發揮它們各自的優勢。這也是 imToken 正在探索的方向。
通用賬戶
下一個我想介紹的概念是通用帳戶,包括通用身份、通用投資組合和用例抽象。
關於身份管理,用戶希望能夠利用更易讀的 ENS 域名來管理他們的錢包地址。我們計劃通過引入不同的格式,如前綴,來擴展 ENS 的功能,以便管理多鏈錢包地址和 Web2 身份。但目前在主網上註冊 ENS 域名的成本相對較高,每年大約需花費 5-600 美元,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顯然不划算。
因此,我們正在考慮採用一種安全的離線數據檢索 EIP,即由平台運營商(例如 imToken)購買主域名,比如 .imToken,然後允許用戶在該主域下註冊子域名。以 Alice 為例,她的子域名是alice.imToken。其他用戶也可以遵循相同的格式。這種結構對平台運營商和用戶都有好處,因為運營商的成本與用戶數量無關,而用戶則無需支付額外費用。我們期望通過這種結構來擴展我們的產品,並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
此外,用戶希望能夠在所有錢包中查看他們的通用投資組合,但目前資產信息存儲在鏈級別,因此在那裡最準確。
我們可以在用戶界面層面進行操作。對於個人錢包視圖,當用戶選擇查看其個人錢包時,我們可以顯示相關信息。對於通用投資組合視圖,我們可以按代幣資產進行匯總。
我們正在考慮保留這兩種視圖,讓用戶在它們之間自由切換,因為它們各有優勢。通用投資組合視圖設計直觀,可以與投資組合分析工具完美配合。而個人錢包視圖則更適合經驗豐富的用戶,因為它提供更準確的信息,讓用戶進行更具針對性的操作。界面層不僅負責提供信息,還會影響用戶的交互體驗。
在個人錢包視圖上執行操作可能會涉及到與特定錢包用例相關的細節。而在通用投資組合視圖中,需要一種新的用戶交互方式,以便關注用例而不是執行細節。這就是所謂的用例抽象。例如,Alice 想要將 2 ETH 從她的通用帳戶 alice.imToken 轉到 Bob,Bob 則指定了他的主網地址來接收資金。
問題是,Alice 要如何將錢轉給 Bob?有多種方法可以實現這個目標,而我們的解決方案是引入 imToken 交易路由模塊。這個模塊的設計理念是向用戶呈現最必要和關鍵的信息,以便用戶能夠更好地做出決策。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選擇最快的轉賬速度或最便宜的交易成本,或者根據自定義邏輯進行選擇,比如首選使用 BTC 進行支付。無論用戶選擇哪種方式,我們都提供了詳細的信息,讓他們清楚了解每個選項中資產將如何被處理。
但是作為用戶不必擔心。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先級和決策標準選擇最適合的方案。我們將為用戶處理其餘的執行細節。 Bob 可能不想操心這筆交易的收款地址,所以如果他選擇使用通用帳戶來接收資金,情況會變得更加複雜。然而,邏輯保持不變。我們的交易路由模塊將根據不同的標準找出最佳交易方案,並將其呈現給雙方,以便他們進行選擇。
我們之所以採取這種方法,是因為現今大多數錢包功能主要關注如何幫助用戶完成特定任務。然而,我們認識到今天的用戶更需要的是根據有效信息進行決策的協助。
我們渴望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以理解他們採取行動的根本動機。例如,當用戶考慮參與質押時,實際上是出於希望能夠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和風險偏好來獲得投資回報的願望。 imToken 將以此為基礎設計更出色的產品策略,幫助用戶擺脫執行細節的煩擾,滿足用戶更深層次的需求。
以上所分享的錢包框架,所有權控制模型和通用賬戶模型,是 imToken 未來的探索方向。錢包是用戶進入 Web3 生態的入口,我們期待與大家一起參與這一場變革,為用戶帶來更友好的產品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