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Token 很高興參與並與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和 HashKey Group 聯合舉辦 2023 香港 Web3 嘉年華的「Web3 金融基礎設施:數字錢包和 DID」專場。
Web3 嘉年華是全新的 Web3 活動品牌,本次活動在香港進行,旨在圍繞 Web3 各賽道核心議題,邀請全球優質項目和投資機構分享前沿技術和觀點,同時也邀請了監管機構代表深度解析監管政策,明晰發展邊界。
> 香港特首在香港 Web 3.0 協會成立典禮的發言:「為了讓香港成為虛擬資產企業的最佳立足點,我們同時需要為市場提供適切的監管,釋放 Web3 以及相關技術的潛力。」
imToken 錢包在本次嘉年華共進行了 3 場主旨演講,核心內容如下:
Web3 錢包的不可能三角:如何在去中心化世界平衡用戶體驗、安全性和可拓展性
該演講由 imToken CEO Ben 進行。
當前 Web3 錢包面臨三大難題:用戶體驗、安全和拓展性。用戶體驗方面,新技術帶來新概念、引入新的行為模式;安全方面,區塊鏈承載價值,不論是協議層還是應用層,對於安全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可拓展性方面,當下區塊鏈的性能和費用無法滿足億級用戶的需求。這三個問題,形成一個「不可能三角」的關係。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個問題是無解的,我們可以突破一點或兩點,但必然會犧牲其他點。因此,我們努力在這三者間尋找平衡,同時尋求技術突破。
隨著區塊鏈生態不斷演進,在體驗、拓展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Rollup、數據分片、模塊應用鍊等在拓展性和操作性上有所突破;MPC、TSS 等技術則為整體賬戶安全提供了更大的保障;ENS、.bit、DID 等賬戶抽象技術在改善用戶體驗的同時,也為定制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然而,這些技術仍存在局限性,如 ENS 在用戶體驗和安全風險方面仍有待提升,Rollup 仍有中心化問題。那麼,除了同時拉伸三角,爭取平衡空間外,我們是否還有更優選擇?
從七年錢包經驗出發,imToken 提出了一種分層架構的解決方案,不妨將「二維」問題放到三維視角,將私鑰作為核心層,將鏈作為網絡層,將賬戶作為接入層,並通過設立一系列指導原則,對不同用戶場景進行權衡和取捨,以取得更大的平衡空間。
1. 新進入 Web3 的用戶:他們希望快速創建錢包並免費開始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用戶體驗層面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通過隱藏私鑰、免礦工費等方式提升體驗。網絡層面則可以讓用戶直接接入 Layer2 或 Layer3 網絡。核心層可以採用成熟的 WebAuthn 技術,實現無感知的安全保障。
2. 深度探索 DApps 的用戶:他們最需要方便、快速、低成本的網絡。在這種情況下,核心層可以通過社交恢復和風險控制來保障用戶賬戶安全。用戶體驗層面可以提供便利的操作,如多步執行、多個 Providers 接入等。網絡層可以繼續採用多鏈多網絡的方式,給用戶帶來便利性。
3. 資產管理用戶:他們需要隔離的多簽賬戶,最關注資產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主要活動發生在 Layer1 網絡,同時用戶對礦工費並不是特別敏感。最需確保的是在安全層面提供最高等級的保障。
4. 支付場景:需要絲滑體驗,與實際場景相結合。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網絡礦工費支付,並且需要在 Layer3 網絡上實現大規模擴展性。
同時,為了解決不同場景下賬戶割裂的問題,imToken 提出了統一的賬戶體系,通過引入 Universal Account(通用賬戶)的概念,消除多鏈多網絡之間的差異,改善用戶體驗割裂的狀態。通過整合各類技術方案並隱藏複雜性,為用戶提供一個友好且易於使用的系統。
Web3 支付:邁進用戶和商家貨幣管理及交易新時代
拓展下一代錢包:加密支付如何引領未來
兩場演講分別由 imToken 副總裁 & RIVO 總經理 Chuck、imToken 首席架構師 Kai 進行。
imToken 認為支付場景是拓展下一代錢包的關鍵用例。而支付對可拓展性有極高要求,參考多級火箭思路,層層加速,從 LayerN…到 Layer3、Layer2,最終上傳數據至 Layer1,以滿足支付對於區塊鍊網絡性能的要求。
RIVO 是 imToken 正在孵化的全新品牌,它將專注於支付領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數字資產支付不完全等於 Web3 支付。 Web3 支付由所有權證明、支付授權、交易媒介和支付網絡四個基本元素,加成去中心化特性、智能合約和代幣化而來。借助這些屬性,RIVO 將幫助消費者和商家邁入貨幣管理和交易的新時代。
最後
imToken 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在明確的框架原則指導下,錢包的不可能三角問題有望突破。讓用戶在各類生活場景中,尤其是日常支付中,都可以藉助區塊鏈技術,隨時隨地無門檻地接入 Web3 世界。
同時,我們也十分期待 Web3 能夠在香港政府的支持和適切監管下穩健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