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資產數字化,很多人都會對 token 這個詞產生疑問,為什麼我的產品會叫 imToken,其實 token 在這裡不光有代幣的含義,更重要的在於它是現實資產和數字資產之間關係的映射。
我們生活中的汽車,房產,遺產,保險等都可以逐一映射,轉變為數字資產存儲於區塊鏈裡,擺脫了傳統紙製憑證,或者單一系統的存儲。可以說我們生活中的絕大多數資產,最後都可以轉變映射成區塊鏈上的數字資產。我們從 4 歲就開始接受代幣 —— 世界上最成功最普及每個人都欣然受之的,是由幼兒園老師發行的名字叫做小紅花的代幣。代幣充滿了我們的生活,現代生活是代幣化的。
從小紅花的例子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代幣體系能夠有效形成的基礎,便是參與者的價值共識。數字貨幣形成的基礎, 是一種用戶之間的價值共識代幣體系, 能夠有效形成的基礎,便是參與者的價值共識。
區塊鏈應用代幣類型:應用代幣、權益代幣和債權代幣
應用代幣
第一種叫做應用代幣,這些代幣是區塊鏈真正的核心部分,沒有它們,區塊鏈就無法運行。它們通常會是激勵計劃的一部分,激勵人們幫助系統驗證交易,創造區塊。包括 BTC,ETH 都是這樣的應用代幣,應用代幣一般採用 PoW 工作量證明機制。
權益代幣
第二種代幣叫做權益代幣,類似於公司的股份。權益代幣不會隨著用戶使用應用而減少。相反, 權益代幣的持有者還會收到應用的收益分紅。因此,權益代幣類似於持有這個區塊鏈應用(注意,不是公司)的股份。區塊鏈黃金交易平台 Digix 就是通過發行一個叫做 DGD 的權益代幣,來進行應用眾籌的。除了可以收到分紅外,因為權益代幣的持有者就是這個應用的所有人。
所以,權益代幣的持有者還擁有對這個應用裡事務的投票權,以決定未來這個應用的發展。例如,對於 DigixDAO,它的權益代幣 DGD 持有者可以向應用提出新增功能的提案,也可以對其他的提案進行投票。權益代幣一般使用 PoS 證明機制。
債權代幣
第三種代幣叫做債權代幣。債權代幣的出現主要是用來解決區塊鏈應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比如,當一個應用突然爆火,擁入大量新用戶。這些新用戶需要應用代幣來使用這個應用。但這時,可能絕大多數的應用代幣都在老用戶的手裡。而這個應用出於避免其應用代幣的價格劇烈波動的原因,又禁止老用戶大量拋售自己手中的應用代幣。這個時候,這個應用就需要臨時藉一筆錢,來購買應用代幣,以滿足新用戶的使用需求。所以,債權代幣就應運而生了。它類似於為應用提供一個短期的貸款。而對於債權代幣的持有者則類似一種儲蓄行為,因為一般都可以獲得一定的利息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