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ochaiching
Lochaiching 讲述了他眼中的 imToken 和 imToken 团队。
转载自:https://www.jianshu.com/p/f452a37c6d9c
(以下为投稿原文)
imToken 即将四周年了??!在我印象中它已经是一个老人形象,导致显示的“四周年”让我重新对时间有了新的定义。
imToken 应该是我进区块链行业用得最频繁的一个钱包了。我记得第一次写了一篇关于这个钱包的文章是在 2017 年,这篇文章出乎我预料地成为我所有文章中点击量最高的一篇。imToken 小伙伴也表(嘲)扬(笑)过我这篇文章的标题过于标题党,才引来大量的点击量:)有一次心血来潮切换到百度浏览器搜索“imToken”,搜索结果中我的这篇文章就排在了首页的第三位,前面两位都是官网链接。这让我不得不欣然接受小伙伴给的“标题党”标签了。
第一次和这个团队的小伙伴们见面也是在 2017 年的冬至,当时是帮一个项目方去问 token 上线的显示问题,那也是第一次看到 imToken 讲自己的多链计划。在 2017 年宣布的多链推出计划在行业里面算是很早期的了。关于多链,那一年我在几次线下的会议上听过一些人想做,但在组建团队上面大部分人还是面露难色。所以那年冬至在无意观摩中听到的多链计划后,回来我就又写了一篇文章。
直到这个时候,其实我才开始关注 imToken 这个团队,而不只是作为钱包使用的用户。也是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其 ConsenLabs 那个会动的蓝色首页很美。对外呈现的很多细节都让我相信里面是有懂美学的人在,和“只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应用不一样,除了产品之外,这里还在呈现中包裹着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
也是在这个 meet-up 上,听到了作为一个去中心化钱包在用户教育上花的精力。习惯了传统金融世界的人,在刚接触去中心化应用会有很多不适应。有人自己私钥丢了拿不回资产会觉得是钱包的问题,有人因为大意让亲友知道了密钥资金丢失了都没有怀疑是身边的人用手机拍下了私钥回去盗了资金,也有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要物理手抄私钥而不是直接手机截屏。这是 imToken 在这几年花了时间去做的用户教育,估计这个工作也会持续到接下来的 N 个四年。
可能是我使用的钱包有限,有次因为重新下载钱包,发现 imToken 在用户刚进入的页面提供了“风险测评”,也是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的设计。虽然对很多用户来说是一个繁琐的步骤,但是对于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入门的新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就像我早期使用钱包的时候并不是非常清楚要是手机出现故障,我能不能重新通过助记词导入自己的钱包。
要是没有“标题党”那篇文章描述的事情发生,我不会在后面每次获得一个新的密钥就先抄下助记词/私钥,然后删掉钱包,重新下载,再输入助记词/钱包,看看能不能依靠手抄的内容唤醒钱包。虽然删掉钱包这一步骤比较极端,不过对我个人而言还是必要的。
所以我当时就认为推出这样的测评是非常基础且必要的,或许很多新手知道的事情,很多老手们都没有注意到。毕竟每个人入门的第一步有不尽相同的体验,有人可能对钱包使用是怎么开始的没有一点印象,所以在后期发生手机被盗、手机故障之类的事情才发现损失已经不可挽回了。
2018 年,有幸去到了杭州拜访 imToken。由于当时自己关注 EOS 比较多,有点着急 imToken 在新链和支持的支付渠道跟不上用户在体验上的需求。讨论之后发现,imToken 还是那个稳重的 imToken,只是我在此刻变得相对急躁。他们还是坚守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安全问题。看得见用户的需求,但需要有选择地去满足。
在存在的不同角色中,各方需要的会出现重叠也会出现矛盾,就像用户和钱包对安全有共同的需求,但在支付渠道上多样性的需求可能会和当局的利益有冲突。
他们会来的,不过可能会慢点。
四年过去了,目前官网公布的用户量超千万,也应该是 imToken 在前进路上让你我感到更加安心的最好证明了。
---
好啦,这就是 Lochaiching 眼中的 imToken 和 imToken 团队。
我们也采访了 imToken 的小伙伴们,讲述他们和 imToken 的故事。
明天,一起来看看吧!